close

  以依法治區為“魂”,從社區層面撬動“實驗區”建設
  10月20日,成都市成華區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一期專題研修班結業,成華區200多名社區和街道幹部完成首批“受訓”——這是成華區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構建社會治理能力和體系現代化上不斷深入的一個切片。
  社會管理創新怎麼搞?社區服務創新如何辦?尤其是對於成華區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中心城區來說,正處於社會轉型的加速期,不僅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城市居民生活、城市管理方式也正經歷著跨越式變化。在此方面,成華提出:以依法治區的理念為“魂”,加強社區治理、社區發展、社區服務和社區思政有機融合,以推進社會轉軌為保障,全力打造“改革發展領先區”。
  今年初,成華以西部第一、全國第四的成績被民政部確定為 “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同時成華區被省市有關部門作為 “四川社會治理創新示範基地”;成華正與四川創新社會發展與管理研究院、西華大學、西南財大、西華師範大學等高校學者聯合打造全國第一個“社區思政實踐研究基地”……成華區社會治理和服務的創新舉措,得到了全國大中城市社科聯工作會議主席團的肯定,並推薦做專題交流發言。
  分類打造,在“社區再造”中加快體系構建;創新活力,加快社會組織轉型升級;完善體系,大數據思維下構建網絡平臺——成華區負責人介紹,在具體實踐的戰略層面以及方法論上,成華區選取了社區這一現代城市的基本單元作為切入口,從社區層面不斷夯實 “實驗區”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社會治理能力和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在全國率先探索“社區思政”與社區治理、社區法治、社區服務“四位一體”有機融合新模式。
  □張明海圖片由成華區委宣傳部提供
  分類組織
  “樞紐型組織”構建多元化社區治理體系
  作為現代社會構成的基本單元,社區是最基礎的因子,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載體和切口。
  如何對眾多社區居民進行組織?加強自治和服務?在成華看來,社會管理創新就是要以社區為基本切入口,以各類社團組織的建設為平臺,加強社區樞紐型社團組織體系、工青婦樞紐型社團組織體系的建設,對居民實現分類組織、自治和服務,在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升中完成“社區再造”。然而,因為各自特點和麵臨的問題不同,成熟社區、轉型社區、涉農社區在實際操作中,同樣面臨著不同的路徑選擇。
  鑒於此,成華區提出分類打造、“對症下藥”的思路,針對不同的社區開展針對性的創新,加強各種樞紐型社團組織體系建設,增加了多元自治體系中的重要“一元”,以此構建社會治理服務的新品牌、構建全新治理體系。
  ——新鴻街道以“社區精神”為凝聚力,推進老社區現代化。立足社區文化資源整合,推進社區文化現代化;立足複合治理機制建設,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立足整合資源提速增效,推進社區服務現代化;立足社區服務“中心化”,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平臺體系佈局現代化;立足社會協同,推進政社互動工作機制現代化……
  ——聖燈街道以“自治+法治+服務”並舉,促進城市轉型社區現代化。整合社團孵化、公益創投等政策優勢,建設大社區黨建、大社區居委會、大團組織(工青婦)等三大樞紐型組織體系;整合街道和有關部門資源,構建社團組織長效運行、社區服務、街道、部門與各類樞紐型社團之間的良性互動運行機制;整合各類資源,率先打造“3+2”中心化平臺體系……
  ——龍潭街道立足多元參與,推進“涉農+城鎮”兩類轉型社區現代化。立足“院落”、“社團”兩大平臺,“自治”、“法治”、“服務”三大抓手,著力構建“1+3+N”社區協商共治模式和“利益自我調節、矛盾自我調處、居民關係自我調和”的社區參與體系……“成華大道在現有的產業大道、文化大道、旅游精品通道的榮譽基礎上,將增加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社會治理和服務示範大道。”參與成華區建設“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規劃研究工作的四川創新社會發展與管理研究院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表示,目前,成華大道沿線的新鴻路街道、聖燈街道、龍潭街道的三個典型轄區,正以“實驗區”為總攬,探索打造城市化進程中成熟社區、轉型社區、涉農社區三個不同“斷面”的治理和服務新典範,形成全國第一條特色明顯的“社會(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示範線”。
  創新活力
  “政社互動”推動治理和服務機制運行常態化
  怎樣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平衡各方角色並創新活力,進行社區治理能力與水平的提升?
  成華認為,關鍵是要搭建有效溝通的橋梁,推動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互動,在政府進行管理服務創新的同時,也將社會組織作為重要的力量來進行整合,推動社會治理工作的創新發展。
  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城區和成都市面積最大的城區,成華區面臨“北改”、“棚改”、老舊院落整治、市場調遷等一系列現實壓力。為在產業升級、城市轉型和社會轉軌(“一升兩轉”)的快車道上深入推進,成華迫切需要探索“政社互動”的新模式。
  “緊緊抓住院落有形平臺、社團無形平臺兩大平臺,自治、法治、服務三大抓手,探索治理體系、治理機制、制度設計和運作平臺現代化。”成華區“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區民政局局長鐘萍表示,成華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原則,圍繞“政府治理、社會自我調節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總體要求,明確以“實驗區”建設為總攬,構建以“院落+社團”為主體、以“街道居民自治聯合會-社區居民委員會-院落(小區)自治協會?”等各類特色社團為主要形式的政社互動複合共治格局。
  重點培育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並讓其參與到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提供中來,是成華在探索社會治理創新中的總體思路。
  按照規劃:成華將重點培育居民服務類和社區自治類社團,力爭3年內建設各種社團1000家以上;力爭到2016年,全區培養規範、有活力的院落社團200個,每個街道打造3-5個有影響的品牌社團組織;力爭3年培養“社團自治能人”和專業社工800名。
  整合資源
  “大數據”思維下構建社會治理和服務現代平臺
  作為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之後的“第五個現代化”,成華區緊緊抓住依法治區加快推進的契機,進一步推進社會治理和服務平臺體系現代化。成華區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稱,成華區緊緊抓住法治的“魂”,加強社會治理和服務現代化進程。在成華看來,這既是法治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更是打造群眾幸福感、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必然要求。
  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在現代社會急劇轉型期,如何構建社會治理的平臺和基礎。電子政務建設專家、電子科技大學湯志偉教授介紹說,成華以“大數據”思維來進行社會治理創新,充分重視對於社會治理社區數據信息的把握,即以網格化平臺來進行社會治理數據的整理和處理。
  作為與“院落+社團”模式相結合的配套社會治理創新制度,成華區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並初步構建起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核心的“1314”社會治理體系——目前按每個網格300—550戶的標準,全區103個社區被劃分為855個網格,2000餘人的網格員隊伍活躍在基層群眾身邊。
  參與成華區“社區大數據”深化研究的學者杜鴻飛、周政稱,成華區通過“區監管中心—街道管理中心—社區管理站—網格員手機終端”的網格服務管理信息化“四級網絡”體系,群眾意見訴求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回應並解決,目前在現有社區網格化管理和服務信息平臺的基礎上,龍潭街道辦事處已經啟動了社區管理和服務數字化、社會化信息系統子工程的探索研發工作,屆時社區居民通過手機APP等客戶端,就可享受到公共服務、便民服務、志願者服務等,同時打通公共服務、志願者服務於社區網點市場化服務之間的通道。
  成華區政法委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區2900多名機關黨員幹部已深入到全區855個網格,收集群眾意見訴求、及時處理群眾身邊的民生大事,成華區推進“大數據”的研發應用,將各種有形平臺與無形平臺有機融合,實現各種社會資源的整合,推進社區資源轉化為社會治理和“服務資本”,可以說,成華區社會治理和服務現代化的身影離普通居民越來越近……
  (原標題:成華區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服務能力現代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m44mmksk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